时间: 2025-04-26 15: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34
浮滥(fú l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过多、过度”,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数量过多,超出了正常或合理的范围,导致质量下降或资源浪费。
浮滥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浮字有漂浮、表面的意思,滥字有过度、无节制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滥觞”一词,意为源头泛滥,后引申为事物过度。
在现代社会,浮滥一词常用来批评信息过载、资源浪费等现象,反映了人们对效率和质量的追求。
浮滥一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无序、混乱和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信息浮滥的情况,比如在社交媒体上,过多的无关信息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诗歌: 浮滥的言辞,淹没了真理的光芒, 在信息的海洋中,我们迷失了方向。
浮滥可以联想到泛滥的洪水,或是嘈杂的噪音,给人以压迫感和不适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verabundance”或“excess”,它们也有过度和过多的含义。
浮滥一词在描述过度和浪费的现象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浮滥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些现象的批评和不满。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滥】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滥,泛也。 、 《荀子·子道》-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 、 《列子·黄帝》-滥水之潘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