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6:35
定见: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固定的见解或看法,即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情况持有的稳定且不易改变的观点。它强调的是一种主观上的确定性和坚持性。
定见一词源于汉语,由“定”和“见”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定”意味着稳定或确定,“见”则指看法或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现在的意思。
在东方文化中,定见有时被视为一种负面的特质,因为它可能阻碍个人成长和接受新思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专业领域,定见可能被视为经验和权威的象征。
定见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固执、不易妥协的形象,有时也会让人感到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尤其是在需要专业判断的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定见而难以沟通或合作。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如果某个成员坚持自己的定见,可能会影响团队的整体进展。
在诗歌中,定见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或情境的稳定性或固执性:
他的心中有一片定见的海, 波澜不惊,岁月静好。 任凭风浪起,他自岿然不动, 在时间的岸边,守望着自己的岛。
定见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座坚固的灯塔,无论风浪如何,始终坚守在原地,发出稳定的光芒。
在英语中,与“定见”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fixed idea”或“dogma”,它们在语义上相似,但“dogma”更多用于**或哲学领域,带有更强烈的教条意味。
定见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定见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