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6:36
定语:在语法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短语或从句,用以限定或说明名词的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之前,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后置。
定语的概念源自拉丁语的“adjectivum”,意为“附加的词”。在英语中,定语的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从简单的形容词到复杂的从句,形式多样。
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定语的使用习惯和规则各异。例如,在中文中,定语通常前置,而在某些欧洲语言中,定语可以后置。
定语的使用能够激发情感联想,如“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而“冰冷的目光”则可能引起不安和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定语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描述事物,如在购物时描述“那件蓝色的衬衫”而不是仅仅说“那件衬衫”。
在诗歌中,定语可以用来创造意象和氛围,如“寂静的夜晚,星星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定语如“绚丽的彩虹”可以引发视觉上的美丽联想,而“悠扬的琴声”则能唤起听觉上的愉悦感受。
在英语中,定语通常前置,如“a beautiful flower”,而在德语中,定语可以后置,如“ein Blume schön”。
定语是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我们能够更精确、生动地描述世界。在学习语言时,掌握定语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