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5:12
“灰溜溜”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颜色灰暗、不显眼,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显得沮丧、无精打采或不引人注目。
在文学作品中,“灰溜溜”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失败或失意后的状态,如“他灰溜溜地离开了会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显得不自信或尴尬,如“他考试没考好,灰溜溜地回家了”。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描述某种特定的情绪或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灰溜溜”一词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其构成方式符合汉语中常见的形容词叠加用法,用以加强语气或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情绪状态,特别是在描述失败或失意时的形象。
在**文化中,“灰溜溜”常与失败、挫折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普遍态度。这个词的使用也体现了汉语表达中对于情感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灰溜溜”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天气或失落的情绪。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一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影响听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灰溜溜”来形容一个朋友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后显得特别沮丧和无助的样子。例如,如果一个朋友在比赛中失利,我可能会说他“灰溜溜地回家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灰溜溜”:
灰溜溜的天空下, 一只孤独的鸟儿飞过, 它的影子,灰溜溜地, 投在无人的街道上。
视觉上,“灰溜溜”可能让人联想到灰色的天空、暗淡的光线和模糊的轮廓。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声音或悲伤的音乐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cast”或“crestfallen”,它们也用来形容人的沮丧或失意状态,但不一定有“灰溜溜”的视觉形象。
“灰溜溜”是一个富有形象色彩的词汇,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失败或失意时的情绪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灰溜溜”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帮助我们在交流中传达更丰富的情感信息。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溜】
(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又名“潭水”。
【引证】
《说文》-溜水出郁林郡。
3.
【溜】
(形声。从水,留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又名“潭水”。
【引证】
《说文》-溜水出郁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