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39:48
浮炭:浮炭是指在煤炭燃烧过程中,由于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轻质、易燃的炭粒。这些炭粒通常会随烟气上升,并在空气中漂浮一段时间,因此得名“浮炭”。
浮炭一词可能源自对煤炭燃烧现象的直接观察。随着工业革命和能源产业的发展,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时期,浮炭可能与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相关联。在现代社会,随着对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浮炭的研究和控制变得更加重要。
浮炭可能让人联想到烟雾缭绕的工业景象,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同时,它也可能唤起对自然美的短暂和脆弱性的感慨。
在个人生活中,浮炭可能与冬季取暖、煤炭使用和空气质量等话题相关。例如,回忆童年时家中炉火的温暖,以及对当时空气质量的记忆。
诗歌:
在冬日的炉火旁,
浮炭轻舞,如梦如幻,
短暂的光辉,
映照着岁月的无常。
浮炭可能让人联想到烟囱中升起的轻烟,以及煤炭燃烧时的噼啪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浮炭的直观印象。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煤炭燃烧产生的轻质炭粒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德语中可能使用“Flugasche”(飞灰)来描述类似现象。
浮炭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浮炭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煤炭燃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语言在描述自然现象时的精确性和美感。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炭】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炭,烧木余也。 、 《释名》-火所烧余木曰炭。 、 《孟子》。注:“墨也。”-坐于涂炭。 、 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 炭薪、 炭精纸、 炭笔、 炭冰、 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