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5:12
词汇“定说”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确定无疑的说法或观点,强调其权威性和不可置疑性。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定说”进行深入分析:
“定说”字面意思是指已经确定下来的说法或理论,通常指那些被广泛接受、权威认可的观点。
“定说”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基本含义至今未发生太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威性和确定性。
在**传统文化中,“定说”往往与权威和传统观念相联系,强调尊重和遵循既定的规则和观点。
“定说”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定和可靠的感觉,但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缺乏创新和挑战。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遇到需要挑战或验证某些“定说”的情况,这要求我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定说”:
在时间的河流中,
定说如石,沉静而坚定,
但每一波新潮,
都在轻轻叩问,
那些古老的定说,
是否依然坚不可摧。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站在书架前,手中拿着一本古老的书籍,书页上写着“定说”,背景是安静的图书馆,这种场景给人一种知识和权威的感觉。
在英语中,“定说”可以对应为“established theory”或“conventional wisdom”,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观点的权威性和普遍接受性。
“定说”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传承和权威,也提醒我们在接受传统观点的同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对“定说”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