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8:36
更定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更”和“定”。字面意思是通过改变或调整来达到稳定或确定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经过一系列的修改或调整后,使事物达到一个更加稳定或确定的状态。
在文学中,“更定”可能用来描述一个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的转变,最终达到一个更加成熟或稳定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对某个计划或决策的最终确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中,“更定”可能指对规章制度或管理策略的最终修订和确定。
同义词:确定、稳定、固定、确立 反义词:变动、不确定、未定、摇摆
“更定”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更”字有改变、替换的意思,“定”字则表示稳定、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通过改变来达到稳定的状态。
在文化中,“更定”常常与决策过程相关联,强调在变化中寻求稳定和确定性。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对于稳定和秩序的重视。
“更定”这个词给人一种经过努力和思考后达到稳定状态的感觉,带来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它让人联想到经过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后,最终达到目标的喜悦。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使用“更定”这个词。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了项目计划,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们的努力和最终成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更定”:
历经风雨,更定心志,
千锤百炼,终成大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山顶,俯瞰着经过自己努力改造的美丽山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由快到慢,最终达到和谐稳定的音乐,来表达“更定”的过程。
在英语中,“更定”可以对应为“finalize”或“settle”,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最终确定的动作,而“更定”则包含了改变和稳定的双重含义。
通过对“更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文化和情感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更定”,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