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8:17
词汇“备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备”通常指准备、预备,而“固”则指坚固、固定。将两者结合,“备固”可能指的是为某事物做好坚固的准备,或者指某事物本身具有坚固的特性。
由于“备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备”和“固”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强调准备工作的稳固性。
在强调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备固”可能会被用来形容各种准备工作,如教育、军事、工程等领域的准备工作。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用“备固”来形容自己的心理准备或知识储备,如“我在考试前备固了大量的复习资料,确保能够应对各种题型。”
由于“备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强调稳固性和可靠性。
“备固”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强调了准备工作的稳固性和可靠性,给人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