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8:02
更夫:在古代,更夫是指负责夜间巡逻、报时和维护治安的人员。他们通常会在夜间敲锣或打梆子,以报时辰,同时也起到警示和防范盗贼的作用。
更夫一词源于古代的“打更”制度,即夜间报时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职业逐渐消失,但“更夫”一词仍保留在语言中,成为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更夫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时间和治安的重视。更夫的形象也常常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提到更夫,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古朴的街道和悠远的历史。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更夫的角色已经被现代化的计时和安保系统所取代。然而,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中,仍可以看到模拟更夫的角色,以此来传承和展示古代文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幕低垂,星辰闪烁,
更夫的梆声,穿越时空,
在古巷深处,回响不息,
诉说着千年的守望与安宁。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夜间巡逻和报时角色可能被称为“夜警”或“守夜人”,但其具体职责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更夫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一种职业,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更夫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时间观念,同时也能够在现代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一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夫】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引证】
《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