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6:57
作家:指从事文学创作,特别是写作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文学作品的人。作家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创意,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
“作家”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从事文字工作的人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聚焦于文学创作领域。
在**文化中,作家常常被赋予高尚的社会地位,他们的作品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变革时期,作家往往扮演着思想启蒙和社会批判的角色。
提到“作家”,我联想到的是安静的书房、笔尖下的世界、无尽的想象和深邃的思考。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文艺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作家工作坊,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写作的魅力和作家的责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家”:
在寂静的夜里,作家的心跳
与笔下的世界共鸣,
每一个字,每一行诗,
都是灵魂的低语,思想的火花。
想象一位作家在昏黄的灯光下,静静地敲打着键盘,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而充满创造力。
在英语中,“作家”对应的是“writer”,但其涵盖的范围可能更广,包括非虚构作品的作者。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作家的尊重和期待也有所不同。
“作家”这个词汇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称谓,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创造力、思考和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欣赏和创作文学作品。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