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1:10
尘灰:字面意思是指细小的尘埃和灰烬,通常指由于物体磨损或燃烧后产生的微小颗粒。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微不足道、容易被忽视的物质,常用来比喻生活中的琐碎事物或历史的遗迹。
“尘灰”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尘”和“灰”两个字组成,分别指尘埃和灰烬。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尘尘”一词,意指尘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文化中,“尘灰”常与历史、沧桑和变迁联系在一起,如古建筑的尘灰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在社会背景中,尘灰也与环境卫生和公共健康相关,特别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尘灰的控制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尘灰”给人以沉重、古老和废弃的联想,可能引发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或对清洁和秩序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清理家中的尘灰,这不仅是为了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也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维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尘灰”:
在时光的角落,尘灰静静沉淀,
每一粒都承载着往昔的记忆。
风轻轻吹过,带走了些许,
留下的,是岁月无法抹去的痕迹。
在英语中,“尘灰”可以对应为“dust and ashes”,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不同文化中,尘灰都与清洁、历史和变迁有关,但其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尘灰”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多重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尘灰”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场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