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39
词汇“[瑱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根据字面分析,“瑱”字在古代有玉石的意思,而“圭”字则是古代的一种玉制礼器,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地位。因此,“瑱圭”可能指的是一种玉制的礼器或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1.
【瑱】
古人冠冕上分垂于两耳侧的玉饰;美玉。
【引证】
《说文》。按,天子以玉,诸侯以石,字亦作磌。-瑱,似玉充耳也。从玉,真声。 、 《诗·鄘风·君子偕老》。笺:“塞耳也。”-玉之瑱也。 、 《周礼·弁师》-玉瑱 、 《仪礼·士丧礼》-瑱用白纩。 、 《礼记·檀弓》-角瑱。 、 《国语·楚语》-其又以规为瑱也。
2.
【圭】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同本义。
【引证】
《白虎通》-瑞贽珪者兑上。 、 《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孰为珪璋。 、 《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以青圭礼东方。 、 《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 、 《汉书·郊祀志上》-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
【组词】
圭瑞、 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