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04:37
根深蒂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根扎得很深,树干长得很牢固”,比喻事物的基础非常稳固,难以动摇。基本含义是指某种观念、*惯或影响非常深刻,不易改变或消除。
在文学作品中,根深蒂固 常用来形容某种传统或思想的影响力,如“封建思想在某些地区根深蒂固”。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的*惯或偏见,例如“他的懒惰已经根深蒂固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某种行为模式的持久性。
同义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深入人心 反义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一触即溃
同义词中,“牢不可破”强调坚固性,“坚不可摧”强调抵抗外力的能力,“深入人心”强调影响力深远。反义词则分别表示浅显、表面和不稳固。
根深蒂固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根深蒂固,不可拔也。”原意是指树木的根和茎非常牢固,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的根基稳固,难以改变。
在文化中,根深蒂固* 常用来描述传统观念或俗的持久性,反映了社会对传统的重视和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批评那些阻碍进步的旧观念。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难以改变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需要长时间努力才能改变的深层次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根深蒂固的*惯,比如某些家庭成员的固执观念,这些观念在家庭中代代相传,难以改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根深蒂固的思念,在心田里生根发芽,岁月无法将其抹去。”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棵古老的树,根系深深扎入土壤;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稳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eep-rooted" 或 "ingrained",都用来形容某种观念或*惯的深刻和持久。
根深蒂固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理解和描述那些难以改变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和深度。
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你不看见在这个社会里旧势力还是那样~吗?
1.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2.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3.
【柢】
(形声。从木,氐(dǐ)声。本义:树根,根柢)。
同本义。特指直根。
【引证】
《尔雅·释言》-柢,本也。 、 《韩非子·解老》-柢也者,本之所以建生也。 、 《汉书·邹阳传》-蟠木根柢。
4.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