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3:46
根深蒂固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根扎得很深,难以拔除”。基本含义是指某种观念、习惯或影响非常深刻,难以改变或消除。
根深蒂固 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由“根深”和“蒂固”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某种状态的稳固和难以改变。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根深蒂固,不可拔也。”
在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常用来形容传统观念或习俗的深厚,这些观念或习俗往往与家族、社会和国家紧密相关,反映了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沉重和难以改变的感觉,常引起人们对传统、习惯或旧有观念的反思,有时也带有一种无奈或挑战的情绪。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或观念,比如家庭传统或个人偏见,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努力去改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根深蒂固的思念,如老树盘根,岁月无法将其拔除。”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棵老树,根系深深扎入土壤;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老树时树叶的沙沙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不变的坚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eep-rooted" 或 "ingrained",都用来形容某种观念或习惯的深刻和难以改变。
根深蒂固 这个词汇在描述观念、习惯或影响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这些事物的稳固性,还暗示了改变的困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但我总还想对于~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1.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2.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3. 【蒂】 (形声。从艸,帝声。本义: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
4.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