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2:02
果馔(guǒ zh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以水果为主要材料的菜肴或点心。它通常指的是那些将水果作为主要成分,经过烹饪或加工后制成的食品,可能包括甜品、沙拉、拼盘等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果馔可能被用来形容宴会的丰盛或节日的喜庆,如“宴席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果馔”。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今天的甜点是一些精致的果馔”。在专业领域,如烹饪或餐饮业,果馔可能特指那些以水果为基础的创新菜肴。
同义词:果品、水果拼盘、水果甜点 反义词:荤菜、肉类料理(因为果馔通常指的是素食或甜品)
果馔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果”指水果,“馔”指食物或菜肴。在古代,果馔可能更多指的是简单的水果拼盘,而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果馔更加多样化和精致。
在文化中,水果常常与吉祥、丰收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因此,果馔**在节日庆典或特殊场合中经常出现,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果馔给人以清新、健康和愉悦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夏日的清凉、节日的欢乐或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果馔可以作为一种健康的选择,适合在家庭聚会或朋友聚餐时提供。例如,我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制作了一道水果沙拉,受到了家人的好评。
在诗歌中,果馔可以被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或愉悦的心情,如:“夏日午后,阳光洒满果馔,甜蜜在舌尖跳跃。”
果馔的视觉联想是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水果,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切水果时的清脆声响或是品尝时的愉悦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ruit platter”或“fruit dessert”,它们在概念上与果馔相似,但在制作和呈现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
果馔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健康和美味,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果馔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馔】
(形声。从食,巽(xùn)声。本义:陈设或准备食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馔为巽的或体。-巽,具也。 、 《广雅》-馔撰,具也。 、 《仪礼·士冠礼》。注:“陈也。”-具馔于西塾。 、 《仪礼·聘礼》-馔于东方。
【组词】
馔珍、 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