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7:14
枝丫:指树枝的分支,通常是比较细小的部分,可以用来形容树木的枝条。
“枝丫”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树木枝条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树木和枝丫常常象征生命力和延续,如“枝繁叶茂”常用来形容家族或事业的兴旺。
“枝丫”给人以自然、宁静的联想,也可能带来一种孤独或萧瑟的感觉,尤其是在描述秋冬季节的树木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公园散步时注意到一棵老树的枝丫,它们在风中摇曳,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诗歌: 枝丫轻摇,风语低吟, 岁月静好,时光悠长。
想象一幅画面:一棵老树在秋风中,枝丫上的叶子逐渐变黄,随风飘落。背景音乐可以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branch”可以对应“枝丫”,但其使用范围更广,不仅指树枝,还可以指组织的分支等。
“枝丫”作为一个描述自然元素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对话中不常单独使用,但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丫】
(象形。本义:树木或物体的分叉)。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按,这是中古所造的字。泛指上端分出的东西。-丫,象物开之形。 、 《五灯会元》-十个指头八个丫。
【组词】
丫叉、 丫子、 丫木、 丫枝、 丫钯、 丫槎、 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