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7:07
“枝分叶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树枝分叉,叶子散开。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分散开来,各自发展,不再集中或统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家族、团体或组织等因分裂或分散而不再团结一致。
“枝分叶散”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植物学观察,古人观察到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枝条会分叉,叶子会散开,从而引申出事物分散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社会组织和家族的分散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和团体的团结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枝分叶散”这个成语常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着衰败和无序。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描述组织结构的分散化趋势,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技术发展对组织形式的影响。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一个从团结到分散的过程。在个人情感上,可能会联想到家族或团队的衰败,引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家族或团队因各种原因而分散的情况,如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团队成员的离职等。这些经历可能会让人深刻体会到“枝分叶散”的含义和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家族如树,枝分叶散,各自飘零。”在故事中,可以描述一个家族因内部矛盾而逐渐分散,每个成员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棵树在风中摇曳,枝条分叉,叶子随风飘散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抒情的旋律,来增强“枝分叶散”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ll apart”或“break up”,但这些表达更侧重于突然的分裂,而“枝分叶散”则强调了逐渐分散的过程。
“枝分叶散”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事物分散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团结和统一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社会组织和家族的分散现象,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3.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
4.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