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5:04
词汇“亵馔”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亵”和“馔”。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亵馔”可能指的是不正当或不庄重的饮食行为,或者是对食物的不尊重。
由于“亵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不恰当的饮食场景,或者是对食物的亵渎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食物和饮食行为被赋予了很高的道德和文化价值。因此,任何对食物的不尊重行为都被视为不文明和不道德的。
提到“亵馔”,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不文明、不尊重的行为,产生负面情感反应。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用,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不恰当的饮食场景,或者是对食物的不尊重行为,以此来表达某种道德或文化批判。
由于“亵馔”涉及的是不庄重的饮食行为,可能会联想到一些不文明的餐桌场景,如大声喧哗、浪费食物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即对食物的尊重和文明饮食的重要性。
“亵馔”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人们对食物和饮食行为的道德和文化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1.
【亵】
(形声。从衣,执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同本义 。也指家居所穿的便服。
【引证】
《说文》-亵,私服也。 、 班固《汉书》-思有短褐之亵。 、 《礼记·檀弓下》-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
【组词】
亵衣、 亵绊、 亵服、 亵裘
轻慢,轻佻地亲近。
【引证】
《广雅》-亵,狎也。 、 《礼记·曲礼上》。注:“不欲人亵之。”-祭服敝则焚之。 、 宋·周敦颐《周元公集·爱莲说》-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这里相当于现代语的“啊”、“呀”)。 、 《封神演义》-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
【组词】
亵体、 亵尊、 猥亵、 亵狎、 亵人
2.
【馔】
(形声。从食,巽(xùn)声。本义:陈设或准备食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馔为巽的或体。-巽,具也。 、 《广雅》-馔撰,具也。 、 《仪礼·士冠礼》。注:“陈也。”-具馔于西塾。 、 《仪礼·聘礼》-馔于东方。
【组词】
馔珍、 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