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3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30:36
官能一词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生物体或机器的功能或能力。在生物学中,它特指生物体的感觉器官或器官系统的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在工程学或机械领域,官能可能指机器或系统的特定功能或操作能力。
官能一词源自拉丁语“functio”,意为“执行、功能”。在英语中,它演变为“function”,在中文中则保留了“官能”这一表达,用以指代生物或机械的功能性。
在现代社会,官能的概念常被用于健康和医疗领域,特别是在讨论感觉或认知障碍时。它也常出现在科技产品的描述中,强调产品的多功能性。
官能一词给人以专业和科学的印象,常与效率和能力相关联。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对完美功能或高效运作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评价某人的官能,如“他的语言官能很强,能流利地说多种语言。”
在诗歌中,官能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感知能力: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的视觉官能穿透了黑暗的帷幕。”
官能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精密仪器或高科技设备,如复杂的机械臂或先进的医疗设备。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function”和德语的“Funk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了功能或能力这一核心概念。
官能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适用于从生物学到工程学的多个领域。它不仅描述了生物体和机械的功能,也反映了人类对效率和能力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官能这一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想法。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