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4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48:39
官腔: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官方或官方人士在讲话或写作时使用的一种正式、刻板、有时显得空洞或不真诚的语言风格。它强调形式和程序,往往缺乏实质内容或个人情感。
“官腔”一词源于**,最初指的是官方文书或讲话中的特定语言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扩展到指代任何过于正式或不真诚的沟通方式。
在**文化中,官腔常常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联系在一起,被视为一种负面的沟通方式。它反映了社会对官方沟通方式的批评和不满。
对于许多人来说,官腔可能引发一种厌烦或不信任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虚伪、缺乏透明度和不真诚。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官员使用官腔来回答问题,这让我感到他们并没有真正关心问题的实质,只是在敷衍了事。
在诗歌中,官腔可以被用来讽刺社会现象:
官腔满天飞, 空话连篇累。 真心何处寻, 民众心中泪。
想象一个官员在演讲中使用官腔,他的声音可能显得单调而缺乏情感,面部表情可能僵硬,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bureaucratese”(官僚语言)或“diplomatic speak”(外交辞令),它们都指代一种正式而刻板的沟通方式。
官腔作为一个词汇,揭示了人们对官方沟通方式的复杂情感和期望。它提醒我们在沟通中寻求真诚和实质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透明度和真实性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官腔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不同语境下的沟通需求。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腔】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
【组词】
腔子、 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