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6:35
“儿郎”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年轻男子或小伙子。它带有一定的亲切和传统的色彩,常用于较为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
“儿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来指代年轻的男性仆人或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泛指年轻的男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郎”常与勇敢、忠诚、孝顺等美德联系在一起。在某些历史时期,这个词汇还可能带有特定的社会阶层或职业的含义。
“儿郎”这个词汇给人以青春、活力和希望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阳光下的少年,或是古代战场上的勇士。
在日常生活中,我较少使用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常能遇到对“儿郎”的描写,这让我对这一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儿郎笑语,桃花映衬,青春如画。”
视觉上,“儿郎”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年轻武士,或是现代电影中的阳光少年。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古代战场上的号角声,或是青春校园的欢笑声。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young man”或“lad”来大致对应。
“儿郎”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虽然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文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