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08: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8:37:56
词汇“儿郎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至少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即“儿郎”和“伟”。
结合来看,“儿郎伟”可能指的是一个年轻男子具有伟大或卓越的特质。
由于“儿郎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年轻男子的非凡气质或成就。
由于“儿郎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儿郎”源自古代汉语,而“伟”则是一个常用词汇,意为伟大。这个组合词汇可能是文学创作中的临时构词。
在古代**,“儿郎”常用来指代年轻男子,尤其是在军事或家族传承的语境中。而“伟”则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形容人的卓越品质。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英雄或家族中的杰出后代,带有一定的崇高和尊敬的情感。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用,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遇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儿郎伟”来形容一个年轻英雄的形象:
在那古老的城墙上,
儿郎伟的身影矗立,
他的目光如炬,
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电影中的年轻将领,或者是古代诗词中描述的英雄形象。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构词法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儿郎伟”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中词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学*和使用汉语时,了解这些不太常见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
3.
【伟】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同本义。
【引证】
《华严经音义》引珠丛-伟,大也。 、 《文选·汉武帝·贤良诏》-猗欤伟欤! 、 《三国志·诸葛亮传》-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 《宋史·韩世宗传》-风骨伟岸。 、 《聊斋志异·促织》-庞然修伟。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伟躯干。
【组词】
伟干长躯、 伟木、 伟干、 伟美,伟秀、 伟悍、 伟貌、 伟壮、 伟状、 伟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