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5:26
词汇“[儿话]”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上下文,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假设“儿话”是指“儿化音”或“儿化词”,这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在某些词汇的末尾加上“儿”音,使得该音节发音时带有卷舌的效果。
春风拂面儿,
柳絮飘飘儿,
小河流水儿,
笑声连连儿。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话】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话,合会善言也。 、 《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话言。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不知话言。 、 《左传·襄公元年》-告之话言。 、 《诗·大雅·板》-出话不然。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心诚之话。
【组词】
话言、 话差、 话白儿、 话布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