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16:48
牵绊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被某种力量或情感所束缚,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基本含义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如责任、情感、义务等)而受到限制或束缚。
“牵绊”一词源自汉语,由“牵”和“绊”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牵”指牵引,“绊”指绊倒,合起来表示被牵引而绊倒,引申为束缚、限制。
在**文化中,“牵绊”常常与家庭责任、社会道德联系在一起。人们常常因为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而感到被牵绊,无法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梦想。
“牵绊”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被束缚的痛苦和无法自由飞翔的遗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因为工作的牵绊而无法参加一个重要的家庭聚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牵绊”的含义。
诗歌:
梦想的翅膀,被牵绊束缚,
在现实的牢笼中,挣扎无助。
渴望自由的飞翔,却被责任牵绊,
心中的火焰,何时能燃起希望的帆?
视觉:想象一个人被绳索缠绕,无法挣脱的画面。 听觉:可以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表达被牵绊的沉重感。
在英语中,“牵绊”可以对应为“constraint”或“bondage”,但这些词汇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牵绊”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追求自由和梦想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责任和义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牵绊”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绊】
(形声。从糸,半声。本义: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绊,马絷也。字亦作跘。 、 《释名·释车》-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