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4:42
烧田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焚烧田地中的植被来准备土地进行耕作。这种方法在古代农业中较为常见,通过烧毁杂草和枯枝落叶,可以为新种植的作物提供养分,同时减少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
烧田的词源直接来自于其行为,即通过火烧来准备田地。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烧田这种方法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区或特定情况下仍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烧田可能与农耕文化、节气等元素紧密相关。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
烧田可能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季节的更替。它也可能引发对传统农业方法的怀旧情感。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说过烧田的情况,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种经历可能让人对农业活动有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烧田可以被用来描绘季节的变化或农民的生活:
春风拂过田野, 烧田的烟雾缭绕, 农民的汗水滴落, 播种希望的种子。
烧田可能让人联想到田野上升起的烟雾、火焰的噼啪声以及农民的呼喊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烧田的生动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烧田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实践方式。例如,在某些南美洲或非洲地区,类似的土地准备方法可能仍然存在。
烧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农业的一种方法,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方法已不常见,但它仍然是理解农业历史和环境影响的重要窗口。通过对烧田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