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1:14
“牵筋缩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牵动筋骨,收缩血管。基本含义是指因恐惧、紧张或寒冷等原因导致身体肌肉收缩,血管紧缩,形容人因极度害怕或紧张而全身僵硬、颤抖的状态。
“牵筋缩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中医学中对人在紧张或寒冷状态下身体反应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反应,反映了人对心理和生理状态的细致观察和描述。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恐惧。联想可能包括寒冷的冬夜、恐怖的场景或是紧张的面试。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在公众演讲时感到牵筋缩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这种体验让人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风中,我牵筋缩脉,心随风颤,梦随夜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身体紧缩,面色苍白;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恐怖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iver with fear”或“tremble with fea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牵筋缩脉”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的紧张和恐惧状态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柯陈兄弟见汪秀才意思坦然,虽觉放下了些惊恐,也还心绪不安,牵筋缩脉。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筋】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肉之力也。 、 《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 《考工记·弓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 、 《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 、 《荀子·劝学》-筋骨之强。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先折筋骨。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
【组词】
筋皮、 筋厮锁、 筋血、 筋条、 筋马
3.
【缩】
(形声。从糸(mì),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 、 《说文》。朱曰:“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缩,乱也。 、 《仪礼·乡饮酒礼》-磬阶闲缩霤。 、 《仪礼·乡射礼·大射仪》-十纯则缩而委之。 、 《仪礼·士丧礼》-绞横三缩一。 、 《礼记·檀弓》-冠缩缝。 、 《礼记·丧大纪》-布绞缩者一。
4. 【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