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3:22
词汇“审礼”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古雅或专业的词汇,可能与古代礼仪、法律或审查制度有关。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审礼”进行分析:
“审礼”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审查礼仪”或“审慎对待礼仪”。其中,“审”有审查、审慎、仔细考虑的含义,“礼”则指礼仪、礼节、礼法等。
在古代文献中,“审礼”可能出现在讨论礼仪制度、法律审查或官方审查的场合。例如,在描述古代官员审查礼仪是否得当,或者在法律文书中审查礼仪相关的案件时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
“审礼”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礼仪的严格要求和审查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或古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审礼”在古代社会中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庄重、严肃和规矩,以及对礼仪的尊重和遵守。它可能带有一种传统、正式和权威的情感色彩。
由于“审礼”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传统文化或研究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审礼”来描绘宫廷中的礼仪审查场景:
金殿之上,礼官审礼,
玉阶之下,百官肃立。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审礼”的场景和氛围。例如,想象在一幅古代宫廷画作中,官员们正严肃地审查礼仪。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审礼”的词汇,但类似的审查礼仪的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只是表达方式和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审礼”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和审查制度。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学*和理解*传统文化时,这个词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审礼”的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法律制度。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