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9:16
审知: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审”意味着仔细检查、审查或深思熟虑,“知”则表示知道、了解。因此,“审知”字面意思是通过仔细审查或深思熟虑来获得知识或理解某事。
在文学中,“审知”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通过深刻的思考或细致的观察来理解复杂的情感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哲学或学术研究中,它可能用来强调对某个问题或情况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同义词:洞察、理解、领悟 反义词:无知、误解、浅尝辄止
“审知”这个词在中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强调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审知”强调的是通过深入思考和细致观察来获得真知灼见,这与儒家思想中强调的“格物致知”有一定的联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深度分析的重要性。
“审知”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和深思熟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认真、细致且有深度的人。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和理解的尊重和追求。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审知复杂的理论和数据,这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我审知星辰的秘密,每一颗闪烁,都是宇宙的诗篇。”
视觉上,“审知”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仔细阅读古籍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翻书声和深沉的思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rehend deeply”或“grasp fully”,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深度理解和分析的意思。
“审知”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个强调深度和细致的词汇,它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在追求知识和理解时,细致和深思熟虑的重要性。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