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48
“丰功伟烈”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丰功”和“伟烈”两个词组成。其中,“丰功”指的是伟大的功绩或成就,“伟烈”则强调这些功绩的伟大和显赫。整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团体做出了极其卓越和显著的贡献。
在文学作品中,“丰功伟烈”常用来赞颂历史人物或英雄的伟大事迹,如在描述古代帝王、将领或文化名人的传记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中,这个成语用于学术讨论和评价历史**或人物时。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丰功伟烈”更强调功绩的显赫和伟大,而“伟业”、“伟绩”则可能更侧重于成就的规模和影响力。
“丰功伟烈”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丰”和“伟”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功”和“烈”,表示程度的加强。这个成语在历史上一直用于赞扬和纪念伟大的成就和贡献。
在文化中,“丰功伟烈”常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重大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对这些人物和**的尊重和敬仰。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于表彰那些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崇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伟人以及他们的不朽功绩。它激发人们对伟大和卓越的向往和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历史书籍时遇到这个成语,用以描述那些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这让我对这些人物的贡献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丰功伟烈照千秋,英雄事迹永流传。”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历史博物馆中的英雄雕像或纪念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国歌或纪念仪式上的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eat achievements”或“magnificent feats”,虽然这些表达没有“丰功伟烈”那样强烈的文化和历史色彩,但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义。
“丰功伟烈”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伟大成就的赞扬,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和有力地表达对伟大和卓越的敬仰和赞扬。
吾之徒闻孝王之遗风旧迹,不睹大宋之丰功伟烈。
当其盛时,~,固莫不震赫于当世。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伟】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同本义。
【引证】
《华严经音义》引珠丛-伟,大也。 、 《文选·汉武帝·贤良诏》-猗欤伟欤! 、 《三国志·诸葛亮传》-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 《宋史·韩世宗传》-风骨伟岸。 、 《聊斋志异·促织》-庞然修伟。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伟躯干。
【组词】
伟干长躯、 伟木、 伟干、 伟美,伟秀、 伟悍、 伟貌、 伟壮、 伟状、 伟丈夫
4.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
1. 【伟烈】 伟大的功业; 显赫,盛大; 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