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36
外线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在某个边界或范围之外的线,或者是用于通信的电话线路中连接到外部网络的部分。在不同的领域中,“外线”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在文学中,“外线”可能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某人或某物的边缘位置或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电话的外部线路。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军事或电子工程中,“外线”可能有特定的技术含义。
“外线”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外”和“线”分别表示“外部”和“线条”,组合起来即表示“外部的线条”。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其含义也逐渐丰富和专业化。
在某些文化中,“外线”可能与边界、保护和安全等概念相关联。例如,在军事文化中,外线防御是保护内部安全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来说,“外线”可能引发一种边缘或界限的感觉,有时也可能与需要保护或警惕的情境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使用“外线”来描述电话线路的状态,或者在讨论城市规划时提到外线的布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外线的枝头,夜的边缘轻轻摇曳。”
想象一条延伸到远方的外线,可能伴随着电话铃声或夜晚的宁静,带来一种孤独或期待的感觉。
在英语中,“外线”可以对应为“outer line”或“external line”,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但其基本含义相似。
通过对“外线”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汇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位置或状态的词汇,还可以在文学和创意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沟通和创作。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