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51:33
果料儿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添加到食品中的水果或坚果等材料。在字面上,“果”指的是水果,“料”指的是材料或原料,“儿”是汉语中的后缀,用于构成名词或形容词。因此,“果料儿”通常指的是用于制作甜点、糕点或其他食品中的水果和坚果等配料。
“果料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相对现代,主要在近现代的食品制作和烘焙领域中开始流行。随着人们对食品多样性和营养均衡的追求,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和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果料儿”这个词汇在描述高品质或特色食品时经常被使用。
“果料儿”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温馨和满足的情感联想,因为它常常与美味和营养丰富的食品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烘焙时使用“果料儿”,比如在制作面包或蛋糕时添加葡萄干、核桃等,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满厨房,果料儿在碗中跳跃,甜蜜的香气,唤醒了沉睡的味蕾。”
想象一下,在一个温馨的厨房里,新鲜的水果和坚果被切碎和混合,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种场景可以与“果料儿”这个词汇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ruit and nuts”或“fruit toppings”,它们在描述食品配料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果料儿”这个词汇在描述食品配料时非常实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食品多样性和营养均衡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享美食体验。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