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29:52
“果子酱”是一个中文词汇,字面意思是由水果制成的酱状食品。它通常是将水果与糖一起煮沸,直到水果软化并形成浓稠的质地。果子酱常用于涂抹在面包、烤饼或作为甜点的配料。
在文学中,果子酱可能被用来象征甜蜜或温馨的氛围,如描述家庭早餐的场景。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一种食品,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作为一种比喻,形容某事物“甜蜜”或“美好”。在专业领域,如食品科学或烹饪艺术,果子酱可能涉及更具体的制作方法和成分比例。
同义词:果酱、水果酱、果泥 反义词:苦味酱、辣酱(这些与果子酱的味道和用途形成对比)
“果子酱”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制作方法和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最初,果子酱可能只是简单的水果和糖的混合物,但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现代果子酱可能包含更多的添加剂和 preservatives。
在许多文化中,果子酱是家庭制作的常见食品,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传统的延续。在一些节日或特殊场合,果子酱也可能作为礼物或招待客人的食品。
果子酱通常与温馨、甜蜜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可能让人联想到童年的早餐时光或家庭的温馨氛围。
个人经历中,果子酱可能是家庭传统的一部分,比如每年秋天制作苹果果子酱,或者在旅行中尝试不同国家的果子酱。
在诗歌中,可以将果子酱比喻为生活中的甜蜜时刻:“生活就像一罐果子酱,有时甜蜜,有时需要搅拌。”
视觉上,果子酱可能让人联想到鲜艳的颜色和浓稠的质地。听觉上,可能是搅拌果子酱时勺子与罐子碰撞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果子酱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各异。例如,法国的果酱(confiture)和英国的果酱(jam)在制作和口味上有所不同。
果子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酱】
(会意。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爿声。古文从酉,爿声。籀文从酉,从皿,爿声。本义:用盐醋等调料腌制而成的肉酱)。
用麦、面、豆等发酵制成的调味品。
【引证】
《周礼·膳夫》-酱用百有二十瓮。 、 《论语》-不得其酱。 、 《礼记·内则》-濡鸡醢酱,濡鱼卵酱。
【组词】
黄酱;炸酱;甜酱;豆瓣酱;酱坊;酱豆、 酱瓜、 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