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5:31
词汇“果桌”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部分“果”和“桌”来理解其可能的含义。
“果桌”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摆放水果的桌子,或者是一种专门用于放置水果的家具。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指的是一种装饰性的桌子,用于展示水果或其他物品。
由于“果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温馨或节日的场景,如家庭聚会时摆放水果的桌子。在口语中,除非在特定地区或社群中有特定的用法,否则不太可能频繁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家具设计或室内装饰,可能会提及专门设计的果桌。
“果桌”这个词可能是由“果”和“桌”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没有特定的历史演变记录。
在某些文化中,摆放水果的桌子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表示丰收、健康或富足。在社会背景中,果桌可能与家庭聚会、节日庆典等社交活动相关联。
“果桌”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氛围、节日的欢乐或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经历来填充)
在诗歌中,可以将“果桌”作为一个意象,描绘一个充满生机和色彩的场景:
在晨光中,果桌闪耀,
苹果、橙子,色彩斑斓。
家的温暖,在此凝聚,
每一口甜蜜,都是爱的味道。
想象一个装饰精美的果桌,上面摆放着各种水果,周围是家人或朋友的欢声笑语。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由于“果桌”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果桌”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家庭、节日和健康生活的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绘生活场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桌】
(形声。从木,卓省声。桌字本作“卓”。卓有高而直立之义。后来人们又根据“棹”是木制的特点另制“桌”字。俗又作“棹”。本义:桌子)。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一桌,一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