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2:19
左支右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左边支撑,右边却出了问题,形容处境困难,顾此失彼,无法兼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在处理事情时,因为资源或能力的不足,导致无法全面应对各种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左支右绌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复杂情境下的无奈和困境。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在需要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时。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组织或个人在资源分配上的挑战。
同义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反义词:游刃有余、应付自如、得心应手
左支右绌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左支右绌,不足以自全。”原意是指在战争中,左翼支撑,右翼却受到攻击,后来泛指在各种情况下的困境。
在传统文化中,左支右绌** 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平衡和和谐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批评政府或企业在处理问题时的不力。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奈和焦虑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人或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的情况,感到左支右绌,最终通过合理规划和时间管理,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左支右绌,
人生旅途,何处是归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左右为难的情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困境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aught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意指处于两难境地。
左支右绌 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困境。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全面考虑,合理分配资源,以避免陷入无法兼顾的境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两路夹攻,杀得冷军~,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
1.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2.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3.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4.
【绌】
(形声。从糸(mì),出声。本义:深红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绌,绛也。 、 《史记·赵世家》-却冠林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