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1:51
挖肉补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为了治疗疮伤而挖取身体其他部位的肉来填补。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用一种损害更大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喻得不偿失或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在文学作品中,挖肉补疮 常用来形容某些短视的行为或政策,强调其负面效果和长远损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虽然暂时解决问题但长远来看会带来更大问题的策略。
同义词:饮鸩止渴、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反义词:治本、标本兼治、长远规划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挖肉补疮在意义上有所关联,但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例如,“饮鸩止渴”强调的是用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治本”则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挖肉补疮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中的一种极端治疗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各种短视和损害长远利益的行为。
在文化中,挖肉补疮 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损害。它反映了人对于平衡和长远规划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极端且不理智的行为。它让人联想到痛苦和牺牲,以及对长远后果的无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为了应付短期的困难而采取了一些损害自己长远利益的行为,这时我就会想到挖肉补疮这个成语,提醒他们要考虑长远后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挖肉补疮,痛彻心扉,
眼前利益,长远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痛苦地挖取自己的肉来填补伤口,这种画面充满了痛苦和无奈。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意思是挪用一部分资源来支付另一部分债务,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表达了类似的不明智和短视的行为。
挖肉补疮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短视行为的危害,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后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就财政上以论,外债之宜借者,不过为苟安目前,~之计。
1.
【挖】
(挖为穵的俗字。形声。从手,穵(wā)声。本作“穵”。穵,空大的意思。本义:掘)。
镂,镂空。
【引证】
《红楼梦》-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
【组词】
挖云、 挖垫、 挖镶
2.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
3.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4.
【疮】
(形声。从疒(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引证】
《玉篇》-疮,疮痍也。 、 张衡《西京赋》。薛注:“疮痏,谓瘢痕也。”-所恶成疮痏。 、 聂夷中《咏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组词】
疮毒、 疮疹、 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