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1:04
词汇“左来右去”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来回移动或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目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左来右去”字面意思是指从左边来,又向右边去,形容动作或状态来回反复,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的。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由“左来”和“右去”两个动作组合而成,用来形容来回移动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
在**文化中,左右常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左通常代表不吉利或负面,右则代表吉利或正面。因此,“左来右去”也隐含了一种不稳定或不顺利的意味。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困惑和不安,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无序和不确定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在做决定时的犹豫不决,或者描述市场价格的波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思绪左来右去,如风中落叶,无依无靠。”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空旷的地方来回走动,听觉上则可能是脚步声的重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ing back and forth”,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左来右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无序和不确定的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自从把尉迟下在牢里,我则要所算了他性命,又被这不知趣的徐茂公,左来右去打搅,怎生是好?
1.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4.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