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1:21
“不轻然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轻易许下诺言”。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承诺某事之前要深思熟虑,不轻易做出承诺,以免无法履行。
“不轻然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诚信和责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尤其是在强调个人信誉和商业道德的背景下。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不轻然诺”这个成语在社会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和日常交往中。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提醒人们在做出承诺时要负责任,这种责任感让人感到安心和信任。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做出重要决定时要慎重考虑,尤其是在承诺帮助他人或参与重要项目时。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轻然诺”融入到描述一个人物性格的诗句中,如:“他言如山,不轻然诺,每言必行,信如磐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稳重的人物形象,他的眼神坚定,表情严肃,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稳有力的声音,传达出坚定的承诺。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promise is a promise”(承诺就是承诺),强调承诺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不轻然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提醒我在做出承诺时要慎重,也帮助我理解诚信和责任感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一致,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轻】
(形声。本义:车名)。
轻车。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轻本车名,故字从车。引申为凡轻重之轻。”-轻,轻车也。 、 《周礼·车仆》-轻车之萃。谓驰敌致师之车也。 、 《战国策·齐策》-使轻车锐骑冲雍门。
3.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4.
【诺】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引证】
《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诺,应也。 、 《诗·鲁颂·閟宫》-莫敢不诺。 、 《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组词】
诺诺、 诺唯、 诺许
1. 【然诺】 允诺;答应➋:重~(不轻易答应别人,答应了就一定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