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1:44
“丰富多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斑斓。它强调的是多样性和丰富性,通常用来描述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的美好和多彩。
“丰富多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丰富”和“多采”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丰富”指的是物质或精神的充足,“多采”则指的是多种颜色或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文化中,“丰富多采”常被用来赞美生活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繁荣。它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多样性的欣赏。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愉悦的。它让我联想到五彩缤纷的画面和充满活力的场景,激发了我对多样性和创造力的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丰富多采”来形容一次国际文化节,那次活动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和美食,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生活如画,丰富多采,每一笔都是独特的色彩。”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充满各种颜色和图案的画作;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旋律多变、节奏丰富的乐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lorful and diverse”或“rich and varied”,它们都传达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概念。
“丰富多采”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欣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而在具体主题、内容、体裁、手法上,却完全可以是丰富多采的。
春节期间的文艺节目~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富】
(形声。从宀(miān),表示与房屋宫室有关。畐(fú)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像人腹满之形(参“福”字条),合“宀”为之,以示富人安居宫室,丰于饮馔之义。本义:财产多,富裕)。
同本义(古跟“贫”,今跟“穷”相对)。
【引证】
《说文》-富,备也。一曰厚也。 、 《易·家人》。疏:“禄位昌盛也。”-富家大吉。 、 《书·洪范》。疏:“家丰财货也。”-二曰富。 、 《周礼·太宰》。注:“谓薮中财物。”-以富得民。 、 《礼记·祭义》。注:“臣能世禄曰富。”-殷人贵富而尚齿。 、 曹丕《上留田》-富人食稻与粱,贫子食糟与糠。
【组词】
富甲、 富岁、 富殖、 富室、 富贵浮云、 富力、 富赡、 富贾
3.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4.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
1. 【丰富】 (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物产~|~多彩|~的知识;使丰富:开展文体活动,~业余生活|通过实践,~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