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4:32
“丰年玉荒年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丰收的年份里,玉石显得不那么珍贵;而在荒年,谷物则变得极为宝贵。这个成语比喻在不同的环境下,事物的价值会有所不同。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和社会变化的深刻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社会的基础,因此谷物的价值在荒年尤为突出。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变化的深刻认识。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感,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评估和应对。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不同生活阶段或不同环境下,某些事物的价值和重要性的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丰年玉荒年谷,世事变迁,唯有心中那份执着不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丰收和荒年的对比图,音乐上可以选择节奏变化明显的曲目,如从轻快到沉重,反映出“丰年玉荒年谷”的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如英语中的“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丰年玉荒年谷”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价值随环境变化的道理,对于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人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雅恭为荒年谷。
他不明白~的道理。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3.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4. 【荒】 ——“饥荒”(jīhuang):指经济困难。
5.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6. 【谷】 ——“吐谷浑”(Tǔyùhú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