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25
“下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下线”一词最初可能来源于军事术语,指部队从战斗状态转为非战斗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网络连接的状态变化。
在现代社会,“下线”常常与数字生活和社交媒体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于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平衡的追求。
“下线”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放松、休息和隐私,也可能带来一种从繁忙和压力中解脱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下线”来描述自己从工作和社交媒体中退出,寻求一段时间的个人空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线”:
当夜幕降临,星辰闪烁,
我选择下线,与世界暂时告别。
在静谧的黑暗中,
寻找内心的光明。
“下线”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关闭的电脑屏幕或者安静的图书馆,这些场景通常伴随着柔和的灯光和轻柔的音乐。
在英语中,“下线”可以对应为“log off”或“sign out”,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概念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下线”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描述了技术状态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工作和休息平衡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下线”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