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5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55:36
“布衣蔬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穿着简单的布衣,吃着简单的蔬菜食物。基本含义是指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强调节俭和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布衣蔬食”常用来描绘隐士、清贫的学者或追求简朴生活的普通人。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它可能用来讨论消费模式或生活质量。
“布衣”原指用布料制成的衣服,古时多为平民所穿,因此也用来指代平民百姓。“蔬食”则是指以蔬菜为主的食物。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强调了生活的简朴和节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布衣蔬食常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节俭和朴素,反对奢侈浪费。这种生活方式也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这个词组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田园诗般的生活,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它也让人想到那些不为物质所累,追求精神富足的人。
在现代社会,布衣蔬食的生活方式可能被一些人视为对抗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一种方式。例如,有些人选择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过一种更简单、更环保的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布衣蔬食度春秋,心无挂碍自逍遥。”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穿着简单布衣的人,在田间劳作,旁边是一桌简单的蔬菜食物。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风吹过田野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imple living”或“minimalism”,强调减少物质拥有,追求生活的本质。
“布衣蔬食”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追求简单、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不被物质所束缚。
吉俭家居,亦布衣蔬食。
家君在此数年,~,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蔬】
(形声。从艸,疏声。本义:蔬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先秦无“蔬”字,用“疏”表示。“蔬”是汉魏间字。-蔬,菜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令发五苑之蓏、蔬、枣、栗,足以活民。 、 《周礼·太宰》。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八曰臣妾,聚敛疏材。 、 《论语》。孔注:“菜食也。”-饭疏食。 、 《国语·鲁语》-能植百谷百蔬。 、 《小尔雅》-菜谓之蔬。 、 《明史·海瑞传》-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组词】
蔬菲、 蔬笋、 蔬饭、 蔬蓏、 蔬蔌、 蔬圃、 蔬茹
种菜。
【引证】
清·顾炎武《复庵记》-有松可荫,有地可蔬。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