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5:21
七緵布: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布料,其中“七緵”可能指的是布料的密度或编织方式。在古代,布料的密度常常用“緵”来表示,一緵相当于一定的经纬密度。因此,“七緵布”可能指的是一种密度较高的布料。
在文学作品中,“七緵布”可能被用来形容布料的质地或品质,尤其是在描述古代服饰或宫廷用品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纺织品或历史文物时。在专业领域,如纺织学或考古学,这个词汇可能会有更精确的定义和使用。
同义词:细布、密织布、高密度布 反义词:粗布、稀疏布、低密度布
“七緵布”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纺织技术有关,其中“緵”是一个古代计量单位,用于表示布料的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现代的术语所取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
在古代**,布料的质地和密度常常与社会地位和财富相关联。七緵布可能是一种高档布料,用于制作贵族或皇室的服饰。这种布料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物质文化。
提到“七緵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奢华和精致,以及与那个时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怀旧和尊贵的情感色彩。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经历可能较少。然而,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或阅读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增加对其的理解和认识。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七緵布”来描绘服饰的华丽:
金碧辉煌宫墙内,
七緵布衣映日辉。
细密经纬织春秋,
千古风华一瞬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的画作,其中人物身着七緵布制成的华丽服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七緵布”的词汇,但类似的布料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欧洲的丝绸或印度的棉布。
“七緵布”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纺织技术和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物质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緵】 一种网眼细密的鱼网。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