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55:35
“布衣”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布料制成的衣服,通常指的是简单、朴素的衣物。在古代**,布衣也特指平民百姓所穿的衣服,与官员或贵族所穿的丝绸衣物形成对比。因此,“布衣”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代表平民、普通人或非贵族的身份。
在文学作品中,“布衣”常用来象征朴素、清贫或平民的生活状态,如“布衣蔬食”形容生活简朴。在口语中,“布衣”可能更多地指代普通的衣物,而在专业领域,如服装设计或历史研究中,“布衣”则可能指特定的服装类型或历史时期的服饰风格。
同义词“平民”和“百姓”强调的是社会地位的普通性,而“布衣”则更多地强调了服饰的朴素性。反义词“贵族”和“官员”则强调了社会地位的高贵和权威。
“布衣”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布衣”的含义逐渐从字面上的布制衣物扩展到象征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布衣”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形象相结合,强调即使身处贫寒,也应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志向。在社会背景中,“布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阶层分明的特点。
“布衣”给人以朴素、真诚和坚韧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坚持自己信念和追求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穿着布衣的老人,他的生活简朴,但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让我对“布衣”这一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布衣”:
布衣之下,心怀天下,
一袭简朴,志在四方。
想象一位穿着布衣的老人在田间劳作,阳光洒在他的身上,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古风或民谣音乐,与“布衣”的朴素形象相呼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asant”或“commoner”,它们也指代社会地位较低的普通民众,但与“布衣”相比,它们更多地强调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
通过对“布衣”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重含义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服饰的词汇,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布衣”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