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33:16
“幽都”一词通常指的是阴暗、神秘或与死亡相关的城市或地方。在古代**文学中,它常常被用来指代阴间或鬼魂居住的地方,类似于西方的“冥界”。
“幽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幽”意味着阴暗、隐秘,“都”则指城市或聚集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与死亡和鬼魂相关的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幽都”与阴阳五行、道教和的生死观念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古代**人对死亡和来世的思考和想象。
“幽都”一词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阴森的墓地、鬼魂和不可知的死亡世界。
在个人经历中,“幽都”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令人感到不安或神秘的地方,如废弃的建筑物或偏远的山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幽都的门缓缓开启,亡魂们在月光下徘徊。”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ades”(哈迪斯)或“Underworld”(冥界),它们也指代死亡和鬼魂的世界。
“幽都”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对死亡的思考,也为现代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深入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深层含义。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