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9:23
“幽途”一词通常指的是幽暗、隐秘或不为人知的路途或旅程。它蕴含了一种神秘、深邃甚至有些阴森的意味,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易被发现或探索的道路。
“幽途”一词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幽”和“途”两个字组成。其中,“幽”表示幽暗、隐秘,而“途”表示道路或旅程。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并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文化中,“幽途”常常与鬼神、幽灵等超自然元素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中,这个词经常出现。它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神秘事物的探索和想象。
“幽途”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神秘和略带恐惧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老的森林、荒废的村庄和未知的冒险,激发了我对探索和发现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幽途”来形容一次独自徒步穿越森林的经历。那条小路偏僻而幽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和神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幽途”:
在月光的指引下,
我踏上了那条幽途,
森林的低语,
伴我穿越黑暗的深处。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条被茂密树木覆盖的小路,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在音乐方面,一些神秘或悬疑的电影配乐可以很好地与“幽途”这个词产生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ark path”或“hidden trail”,它们也传达了一种神秘和隐秘的意味,但在具体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幽途”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道路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情感的符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