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08
“幽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幽”和“逸”两个字组成。其中,“幽”通常指深邃、隐秘、静谧或阴暗的,而“逸”则指超脱、自由、闲适或不受拘束的。结合起来,“幽逸”通常形容一种深邃而自由、隐秘而闲适的状态或环境。
在文学作品中,“幽逸”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性格,如描述山林、溪谷、古寺等地方的宁静与超脱。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种心境或环境时,仍能传达出深邃与自由的感觉。在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或环境艺术,“幽逸”可能用来指导设计理念,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同义词:
反义词:
“幽逸”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幽”字最早见于《诗经》,而“逸”字则在《论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逐渐结合,形成了“幽逸”这一复合词,用以形容一种深邃而自由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幽逸”常与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相联系,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被用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渴望找到一片幽逸的天地。
“幽逸”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仿佛能让人暂时逃离喧嚣的现实,进入一个安静而自由的世界。它让我联想到古老的寺庙、静谧的山林和悠闲的田园生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一座隐藏在山林中的古寺,那里的环境幽逸,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与自由。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幽逸时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幽逸”:
山林深处古寺幽,
溪水潺潺逸心愁。
静听风吟松涛响,
幽逸时光梦中留。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山林古寺的画面,静谧的氛围、深邃的林木和悠闲的溪流,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逸的感觉。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古筝或笛子曲,如《高山流水》,来增强这种幽逸的氛围。
在英语中,“幽逸”可以对应为“serene and free”或“tranquil and liberated”,虽然这些词汇也能传达出宁静与自由的感觉,但“幽逸”这个词更具有**文化的特色,蕴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幽逸”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传达了一种深邃与自由的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幽逸”这个词,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