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7: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5:21
词汇“指一说十”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指一说十”字面意思是指着一说成十,形容说话夸张,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言过其实、不实事求是的人。
“指一说十”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言辞真实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个人交流,也用于批评媒体和公众人物的言辞。
在**文化中,诚实和真实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指一说十”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起到了提醒人们保持诚信的作用。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不诚实和夸大。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爱吹嘘、不靠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销售人员为了促成交易而夸大产品功能的情况,这时我就会想到“指一说十”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性判断。
在创作一首关于诚信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指一说十”来强调真实的重要性:
在言辞的海洋里,
诚信是航行的灯塔。
勿让“指一说十”的浪花,
淹没了真理的光华。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夸张的手势,比如一个人用手指比划着夸张的动作。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那些夸张的、不真实的言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tretch the truth”或“to exaggerate”,它们也有夸大事实的含义,但在表达上不如“指一说十”那样具有形象性。
“指一说十”这个成语在提醒人们保持言辞的真实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交流中保持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
如今把他的锁扭开,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讲那‘走了鱼儿是大的’话。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3.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4.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