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5:02
挂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挂在牙齿上”,但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作一个成语,意思是提及、说起或值得一提。它表达的是对某件事情的重视或认为其值得讨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挂齿”常用于表达对某个人物或的重视,或者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挂齿”来谦虚地表示某件事情不值得特别提及。 专业领域**:在正式的书面语或专业讨论中,“挂齿”可能用于强调某个议题的重要性或值得关注。
同义词:提及、说起、值得一提 反义词:不值一提、无关紧要、不屑一顾
“挂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字面意思是指挂在牙齿上,后来引申为提及或值得一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挂齿”有时也用于表达谦虚,表示某件事情不值得特别提及。这种用法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谦逊和低调的价值观。
“挂齿”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谨慎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在讨论重要事情时应有的认真态度,以及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的谦逊。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挂齿”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重视,或者在谦虚地表示某件事情不值得特别提及。例如,在团队讨论中,我可能会说:“这个问题虽然小,但也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挂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挂齿”:
星辰不语,夜空挂齿,
岁月无声,时光提及。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星空下,仰望繁星,每一颗星星都像是挂在齿间的珍珠,象征着值得挂齿的事物。
在英语中,与“挂齿”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worth mentioning”或“worth noting”,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某件事情值得提及或注意。
通过对“挂齿”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讨论问题时更加谨慎和谦逊。
1.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2.
【齿】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易本命》-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 《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发堕齿槁。
【组词】
齿吻、 齿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