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7:3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7:38:20
挂镜线(Picture Rail)是一种安装在墙壁上方的水平装饰线条,通常位于房间的较高位置,用于悬挂画框、镜子或其他装饰品。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不损坏墙面的情况下方便挂载物品,因为使用特殊的挂钩可以直接挂在挂镜线上,而不需要在墙面上钉钉子或钻孔。
挂镜线这个词源于英语“picture rail”,在19世纪末期开始在室内设计中流行,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住宅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室内装饰的一个常见元素,尽管在现代设计中可能不那么常见。
在某些文化中,挂镜线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装饰方式,尤其是在保存历史建筑或追求复古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保护墙面的重视,以及对装饰灵活性的需求。
挂镜线给人一种优雅和精致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老式电影中的场景,或是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廊。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旧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挂镜线可以是一个实用的装饰元素,尤其是在租房或不想在墙面上留下永久痕迹的情况下。它可以提供一个灵活的展示空间,用于悬挂各种装饰品。
在诗歌中,挂镜线可以被用作一个隐喻,象征着记忆的悬挂点或是时间的流逝。
挂镜线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或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廊,它的存在几乎是无声的,但却能提供一种视觉上的和谐与秩序。
在不同文化中,挂镜线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它可能被广泛使用,而在其他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在墙面上挂装饰品。
挂镜线作为一个装饰元素,不仅提供了实用的功能,还具有美学和文化上的意义。它在室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追求复古风格或保护墙面的设计中。了解挂镜线的历史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汇。
1.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2.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
3.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