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5:15
词汇“容耐”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容忍”或“耐受”的误写或特定语境下的变体。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将假设“容耐”是“容忍”的变体来进行讨论。
“容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心理上接受或忍受某人或某事,即使它们可能是不愉快或不满意的。
“容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容许”和“忍耐”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现在的“忍受”或“接受”。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容忍”是促进不同群体和谐共处的重要因素。它强调了对差异的接受和尊重。
“容忍”可能让人联想到耐心、宽恕和理解。它可能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感到被理解或感到社会的温暖。
在个人生活中,“容忍”可能体现在对家人或朋友的小缺点的不计较,或是对社会不公的暂时忍受。
在诗歌中,“容忍”可以用来表达对自然界或人类行为的深刻理解,如“容忍风霜,花开不败”。
结合图片,“容忍”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海面,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包容。在音乐中,轻柔的旋律可能传达出容忍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容忍”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容忍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个人权利和自由相关。
“容忍”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下都有重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容忍”有助于培养宽容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耐】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不剃发也。-耏,罪不至耏也。 、 《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耏以上请之。 、 《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耐罪亡命。 、 《后汉书·章帝纪》注-耏,多须貌。 、 《睡虎地秦墓竹简》-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
【组词】
耐罪